首页

国产美女调教

时间:2025-05-26 12:04:08 作者: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走进杜甫草堂 感受“诗圣”家国情怀 浏览量:53151

  中新网成都5月24日电 (单鹏)2025春季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城市互动体验营活动24日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

  据悉,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等主办,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等7所高校的近百名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走进杜甫草堂,寻踪“诗圣”故里,感受杜甫的家国情怀。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漫步于杜甫草堂的园林之中,“诗圣”笔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场景跃然眼前。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创作背景。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学生们更加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背后的博大胸怀。

活动现场。 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 供图

  参观完杜甫草堂的核心展区后,学生们参与了诗词飞花令活动。飞花令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在诗词的交锋中展现了对杜甫诗歌的了解,更在思维的碰撞中领悟了杜甫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廖妤轩是第二次来到杜甫草堂。“杜甫是成都的文化符号之一。再次来到杜甫草堂,更能走近杜甫创作时的心境。”她表示,“杜甫用诗歌记录了那个时代,更用他的情怀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我以前只听说过杜甫草堂,但没有来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郑嘉怡说,在她了解的杜甫诗歌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给她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杜甫来到四川躲避战乱,虽然生活很艰苦,但仍然心怀天下苍生,这是一种很伟大的精神。杜甫面对生活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坚强的心态,也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

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24日走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 供图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是他一生中较为难得的宁静时光,这段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成都的生活也让他变得更加平和与豁达。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这种松弛感的特质从杜甫的时代延续至今,也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印象。”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黄详祐说,天气好的时候,他会登上楼顶远眺成都周边的雪山,“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这一美誉的由来。”

  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为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通过深入探寻杜甫的家国情怀,让港澳台侨青年在可触摸的巴蜀文化肌理中,理解天府文化的精神内核。不仅在互动中增进了友谊,更亲身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城市互动体验营”是由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成都市委统战部联合成都七所重点高校主办的特色品牌活动。自2018年创办以来,该活动引导港澳台侨大学生感受天府文化,提升港澳台侨新生代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女足为奥运最后希望而战,遭遇韩国队胜率几何?

对符合社会安置条件的孤儿,除了给予一次性帮扶补贴外,民政部门及同级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退役军人事务、医保、残联等部门还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好安置工作。

中新真探:近视配眼镜镜片折射率越高越好?

“今年我们依然以国风文化元素为核心,同时结合晋祠文化特色,为广大游客打造一场沉浸式的国风盛宴。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邱萍介绍。

第二届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聊城举行

中国橡胶树“北上”新突破:种植区域拓展至北纬25度

千帆共治联动机制也是岱山县海上党建特色之一。其以构建“航行的支部”之间党建联建机制为基础,建立党员教育、联系指导、矛盾化解、应急联动4项联建共治机制,实现船船结对、船企结对、企企结对。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领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防范洪涝灾害

提供精准成效追踪。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将海量、复杂的实践信息进行优化整合,输出可视化、可量化的分析结果,丰富学生实践环节的过程性成长数据观测,让教师更为直观、全面了解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大思政课”实践成效精准追踪。利用数字信息技术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掌握学生实践情况,建立5G云端衔接数据分析系统,实时跟踪“大思政课”实践成效和趋势,实现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的精准把握。依托大数据画像技术分析学生实践表现、心理状态、精神态度、社交能力等数据,形成系统、科学的画像和数据质量报告,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